“100多米的路,每一步都很难走!”日前,在从地铁莘庄站通往莘庄南广场的天桥上,很多市民抱怨“路难行”。虽然天桥上的顶棚能抵挡雨水,但路人鞋上、伞上的雨水仍将路面弄得湿漉漉,东侧地面的积水尤其厉害。遇水后的桥面地砖好像一块块光滑的镜子,走在上面直打滑。记者看到,大部分行人都放慢了脚步,有的索性选择走摩擦力大些的盲道。
无独有偶,本市不少公共设施,一到下雨天就成走路“陷阱”。前几天,记者在淮海中路重庆南路的露天天桥看到,上下天桥的台阶边缘设有金属的防滑条,并设置了“下梯缓行,谨防滑跤”的提示牌,但桥面的积水比台阶严重很多,却没有防滑措施,也无任何提醒。一些老人走上天桥后,不得不扶着金属把手小心翼翼地挪步。而在延安中路近铜仁路的过街地下通道、静安寺旁华山路的地下通道,台阶和地面也十分湿滑。
相比之下,一些楼宇、商业设施却及时采取了防滑措施。记者从淮海中路重庆南路段一直走到淮海中路西藏南路段,发现沿线的写字楼宇和百货商场都采取了防滑措施,大部分在进口处和大堂铺设了防滑垫和地毯,还有不少为进入者提供伞套,避免雨水滴落地面,一些写字楼还在主要通道安放了“小心地滑”的黄色提示牌。
一些市民表示,公共设施既有业主单位,也有维护保养单位,周围还有很多企事业单位,现在提倡环境卫生“门责制”,不如将这种管理方式落实到公共设施的防滑上去。市民祝先生表示:“防滑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,铺一块防滑垫就能解决,关键要明确由谁负责,这样市民想提建议或意见时,也能有个方向。”
上一个新闻动态: 雪天插曲下一个新闻动态: 没有了